2020年11月29日,“一带一路”地区腐蚀与防护数据分析中心成立暨“‘一带一路’沿线材料腐蚀及典型环境特征科学调查”项目启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北京科技大学牵头,参加单位包括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
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学会荣誉理事长陈光章研究员,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李晓刚主任,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综合处王祎处长,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苗胜军副院,专项专家组领导和专家等近4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苗胜军副院长主持,平台中心王祎处长就中心背景、运行管理、实施方案论证以及项目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中心项目启动会聘请成立了项目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侯保荣院士担任,副组长由中心主任李晓刚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包括陈光章研究员、张伦武研究员、刘建华教授、韩冰研究员、马通达研究员、马国佳研究员和吴俊升教授。
侯保荣院士主持了项目实施方案汇报环节,项目负责人吴俊升教授详细汇报了“‘一带一路’沿线材料腐蚀及典型环境特征科学调查”项目的实施方案,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揭敢新研究员、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曲政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付冬梅教授分别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专家组对项目的立项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项目研究目标、考核指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任务分工、数据汇交、项目进度等进行了深入质询,并对后续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该项目是我学会及北京科技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科研团队在前期基于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试验站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持续为“中马友谊大桥”、“中泰铁路”等重点工程提供材料腐蚀试验及数据支撑服务的深化和延续。项目将重点针对工程装备材料在“一带一路”沿线服役的环境适应性问题,系统开展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各国及南北极典型服役环境下材料腐蚀行为和规律科学调查研究,系统积累腐蚀科学数据,为“一带一路”建设及中国工程装备走出去提供材料环境适应性基础依据和数据支撑,为标准制定和新材料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的实施,对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科技支撑中国制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3558-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